国产动画路何方?低龄化严重观众不买账
6月18日,上海电影节召开了本届唯一一个关于动画电影的论坛。在这个以“中国动画电影的思考与突破”为主题的论坛上,参与者从热词“动漫IP”讲起,讨论目前国内动漫IP、影视化的现状,并聊到各自眼中中国动画电影所遇到的问题及可能的改善方向。 从创作、制作到宣传、发行,参与论坛讨论的几个中国动画电影人分别处于动画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他们包括原力动画CEO赵锐、纯艺动画CEO雨果·马特尔、腾讯动漫总经理邹正宇、《熊出没》导演刘富源和上海联合院线总经理陈果。 他们以略为悲观的态度评价目前的本土动画电影及其市场。在他们看来,中国仍然缺乏优质的作品,动画类型片的潜力与价值也尚待充分挖掘与开发。中国动画无法满足全年龄段的需求,市场和投资商对它都没信心上海联合院线总经理陈果在论坛上透露了一组数据。根据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国内有18部动画电影上映,其中14部是国产片,总票房不到5亿,但电影总票房已经有约180亿。而今年跟去年相比,已经提高了一倍,并且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数据所表明的显见的事实是,(国产)动画电影在中票房中占比很低,观众不太买账。 这背后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国产动画片内容过于低龄化,忽视了其他年龄段观众的诉求。根据陈果引用的另一组数据,最近几年,中国(进影院观影)的观众平均年龄一直在下降,去年的统计数字是,平均年龄只有21岁。然而,尽管20多岁的年轻人成为主流观影群体,动画电影却没有对这个群体给以足够的关注。当青年人的娱乐诉求以及对动画艺术的追求不断增加的时候,国产动画的内容却始终停留在低龄层面,只投孩子的喜好。 另外,刘富源指出,从动画电影制作的角度看,中国动画将艺术与技术本末倒置了。在皮克斯、梦工厂这样的动画工作室中,技术永远为艺术服务,被用来满足与表达创作者的想象力。而中国的情况却似乎是,动画制作软件的不断升级换代促使了艺术层面的进步,而非两者并行,共同提高。 甚至在宣传动画电影时,片方选择将技术作为主要宣传点,比如说这部电影对人物的毛发、场景中的草木、衣物做了渲染,动用了多少服务器。“但真正好的作品应该让人忘记这些东西,会让人忘记你用了什么技术,只是感受到一个很好的作品而已。”刘富源说。 在场参加讨论的动画产业从业者都认为,动画电影的票房表现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本质上是由于中国仍然缺乏适合全年龄段的优质作品,而人们也看不到动画电影可以带来的收益。 当一部动画质量欠佳或内容过于低幼,那么它便无法满足成年人娱乐需求,具有一定判断力的成年消费者也不会买账。电影投资公司对它的预期将会降低,并控制投资、节约成本。长此以往,电影公司与市场都缺乏对动画电影的耐心和信心,陷入恶性循环中。 要找到突破口改善目前的现状,邹正宇、赵锐和雨果·马特尔分别简单地给出自己的建议:破除动画电影与低幼之间的约等号;培养更多会讲故事的编剧和导演,打造拥有较高完成力与执行能力的团队;在保护动漫和电影IP的同时,提升动画公司的品牌价值;立足本土市场和本土观众的需求,多多锻炼。
你可以得罪观众...
但不能得罪光腚肿菊... 国产动画的产品定位一直都是个问题 毕竟有相关部门 分类制度都没搞好,你要别人怎么创作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监督只将其定位在幼儿年龄段以及没有分阶层,比如说r18的少儿不宜,你这特么不是废话吗!逗比啊 早就不再抱有任何希望的东西,早就没必要再提起了 然而再好的技术没有好的剧本支持也只是都比而已…… 摊手,中国动画的某个底线如果不被打破的话,永远没办法跨过低龄这个限制。PS:小马就不错,大人有大人的看法,孩子有孩子的看法。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