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第一部交互式电影,观众仍未拥有自由 早在1967年,捷克导演 Radúz Cincera就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上,推出了史上第一部交互式电影《自动电影》(Clovek a jeho dum),观众可以通过手中的红绿按钮来投票决定后面的剧情走向;在1993年,有一部20分钟的短片在装有特殊座椅的剧院里放映,观众可以通过座椅上的摇杆选择剧情;索德伯格导演的美剧《马赛克》,也有着交互式的雏形,它创造了一个叫“马赛克”的app,让观众可以在app里看这个故事,但并不是以一集一集的传统形式播出,因为故事讲了一名儿童作家被杀,所以在app里,可以看到她身边所有亲朋好友接受采访的短视频,然后,观众可以通过这些采访,判断谁是凶手,选择专属于自己的故事线。甚至就连戏剧界,在上海热演了很久的浸入式戏剧《不眠之夜》也是这样的交互式体验,观众跟着不同的角色走进不同的房间,就能看到不同的剧情。 但是碍于一些技术限制,这些电影或戏剧形式每当到了需要选择的关键节点,都需要暂停放映,再由主持人上台引导观众作出选择,按照观众的投票结果播放相应的片段。到了《潘达斯奈基》,技术的革新让整个过程十分流畅,用户在播放时Netflix会在每个选择到来之前预先缓存两条可能的路线,以保证用户无论怎么选都能将故事向下发展。而且在让观众对角色和故事产生共情,将自己代入到角色中跟着剧情走,成为了故事的参与者,交互式电影在这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更强的代入感,被激起的好奇心也驱使他们主动探索更多可能性。